当前位置
主页 > 行业动态 > 产品价格动态
金发奖专栏 打造运营分析一体化数字平台服务高质量发展
2025-03-17 05:37:22

  《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阐明了◆◆■“十四五◆■★■★”时期证券期货业科技监管工作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、工作原则及工作重点。郑州商品交易所(以下简称郑商所)认真贯彻落实《规划》要求,坚持向科技要效率、要动力、要发展的理念■◆■★,着力打造了运营分析一体化数字平台。平台纳管郑商所现有2100多个参数,支撑年度参数运营近万次★★■,零差错;托管盘后400余项业务任务◆★◆,主线类分析、决策场景,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与支撑决策■■■★◆◆;孵化的产品已推广至场外衍生品市场和商品指数领域。

  创新点五:实现平台化能力产品输出。一体化数字平台中打造的数字化参数运营中心,数字化业务运营中心已实现产品化包装,且针对不同市场和应用场景提供赋能,实现了与用户的共享、共创、共赢,充分发挥产品价值◆★★■■★,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。

 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自上而下的全面系统工程◆■★■■,需要从内到外识别清晰所需的能力要素◆■◆◆■,对组织变革★★◆◆、转型战略★◆★◆、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评估,在典型的数字化运营◆★◆★、数字化生产、数字化服务等领域寻找问题场景★★◆,识别场景试点所需支撑要素★◆,如技术、数据、资源等。围绕科技发展规划,郑商所识别并明确了期货行业数字化转型所涉及的能力要素,并厘清能力要素关系★★■◆★★。结合期货市场实时交易集中清算的特点,选择业务运营与分析为试点方向★■★★■■,将组织、业务、数据■■■、技术等核心能力要素整合起来,以点带面形成结构合力★■◆。

  郑商所制定的新一期科技发展规划中,提出构建卓越稳健的数字中台核心,紧扣安全高效生产运行和全面赋能数字化转型两条主线,明确了科技发展愿景和蓝图,为建设数字化交易所提供了路径指南(见图1)。

  第二,实现数智赋能的业务决策与执行闭环。首先,建设数字化参数运营中心,打通政策参数规范化管理流程。引入参数业务单元化★◆★◆、操作场景化、变更标准化等治理理念■◆◆,实现参数录入、复核◆■◆■◆★、生效的全流程电子化◆★◆◆★■,彻底替换了传统的线下重人工协同模式。其次★◆★,构建交易数据智能分析中心,承接模型化政策参数分析与决策功能★◆★■,并将模型分析、自动测算等能力与参数规范化管理流程集成,形成集智能化决策、推荐式参数调整于一体的全数字化闭环模式■■■■,实现了基于数智驱动的业务管理。最后,建成了可复用的场景式数字化参数运营研发平台。支持多录多核管理、动态表单配置、一键比对与历史追溯等功能,实现参数配置管理零代码开发化。

  第一,实现业务运营技术平台与应用场景双丰收■★■◆■。平台建设方面◆★★★,摒弃开源和外采模式,自主打造了符合期货行业特点的5大引擎(流程引擎、规则引擎、调度引擎、集成引擎★■◆、画像引擎),建设了支撑研发活动的运营风洞实验室平台,形成了支撑专业领域规范化运行◆★◆■★、全业务领域统一运营以及治理内建的数字化转型基座★★■◆◆★。应用方面■◆◆,建设数字化业务运营中心,实现了从传统分领域、隔离式、分散化运营向数字化运营的转变■■,达成了全业务领域统一运营◆◆★、精益化运营的目标■★■★■★。

  创新点四:打造数字化业务运营◆★◆★★“虹吸效应”。借助运营一体化平台各方干系人已从★◆◆“各自为战”的局部视角★◆■,转向■◆★◆■★“俯瞰全局”的整体掌控◆◆★◆,基本形成了围绕业务价值交付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业务运营■★■◆■★“虹吸效应”。在用户侧,业务需求从“段到段”隔离模式,转变为以用户运营价值交付为中心的■◆“端到端”闭环思维模式■◆★◆◆★。在研发侧,形成了以业务运营为主线的多项目集成研发模式,将纵向割据的团队拧成一股绳◆■,既保持了团队职能分工的专业性,又通过流程、标准等弥补了协同之殇◆◆。在测试侧■★■,各业务测试团队已把运营平台作为基础服务,熟练应用运用平台作为必修课,必练基本功。在运维侧,实现了运维制度线上化■■,建立了全局统一指挥调度模式。从局部■★■■■◆、碎片化的制度,变为全局★◆◆◆◆、统一的流程计划;从主观、模糊、多义的制度描述★◆,变为客观、精准的流程可视化展示;从单一■★★◆■、静态、手动的工作机制■◆■◆◆★,变为可扩展性■◆★★◆★、可容错性、可决策性的管控体系集成模式■◆■■◆◆。

  创新点二:建成数字化的业务运营统一◆■★◆★“驾驶舱”。结合期货市场独有的保证金制度、“T+0◆■◆”双向买卖★■◆、夜盘连续交易★◆、每日无负债结算等特性■★,构建统一数字化业务运营驾驶舱,实现了业务分阶段可视化编排,确保业务可观测、可操控、可预判。

  自平台投入使用以来■★◆■,郑商所在参数管控、业务运营、数据挖掘◆★、决策的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,增强了安全运营能力★■★■◆■,盘活了海量数据资产◆◆■★,平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显现。同时也提供了行业内的一些创新点及最佳实践★■■◆★■。

  创新点一■★◆★★:实现规范的新品种“一键化”上市流程■◆。传统管理模式在面对多个新品种上线时已力不从心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,新品种上市时★◆◆■★◆,需要多部门紧密协同,在限定不多的时间内■◆■◆■★,完成500余项参数的无差错录入、审核与生效◆★★◆■,总耗时以小时计,这对参与人员的体力和精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在一体化数字平台中◆★■■,利用场景化运营解决了该问题。场景化运营实现了品种上市流程的“最小化投入、最大化复用”,理论上只需在内部联调环境上按流程录入一次◆■★★■■,然后一键导出即可复用到仿真、生产等环境上◆★,导入耗时不到1秒,消除了重复劳动。新品种上市“一录多用”模式取代了各个交易所背靠背■★、两录一核的参数录入模式,让用户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“看得见”“摸得着”“管得住”,大幅提升业务人员的安全感、幸福感◆◆◆■★★。

  创新点三■■◆◆★■:实现政策参数审批生效的自动化机制(见图3)。传统模式下,从政策研究到政策生效需要经过决策拟定◆★■、系统审批、人工录入等多个环节■◆★◆◆■,涉及多层级人员跨系统交互,无法实现全流程透视与管控。通过推行政策发文模板标准化和流程集成化,形成了从政策研究到生效的自动化运作规范,实现了全过程可视、可控、可靠。首先■■,打通政策研究到生效全流程,实现政策流转端到端的全局管控与跟踪;其次★■■★■,利用自研的规则引擎能力,实现政策发文内容自动、准确◆◆★◆、高效的识别;最后,结合参数单元化治理,完善了政策调整影响分析报告等运行跟踪能力★◆■■◆◆。

  第三,持续营造数字化运营文化。一方面■★★,打造统一运营“一盘棋”。通过任务显式化★■★■、过程数字化,建成治理内建的统一业务运营视角■■◆■★◆,实现计划编排★■■★、运行、分析、优化的量化管理闭环★■■■◆★。另一方面,推进模型化决策应用走向深入,落实政策参数调整协同流程化★■★◆■◆,提升政策模型分析决策能力◆★,构造“看得见”“测得准”“管得住■■”的业务管理模式◆■★★★★。

  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部总监何团伟,郑州商品交易所信息科技一部总监徐祯,郑州易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廷利■★■★,郑州易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路畏

  通过项目实践,团队较好地运用应用系统论方法■■,坚守全局站位,以数字化基础设施为根基,以应用场景为数字化发力点■★★,辅以效能平台质效把控,统筹开展顶层设计,形成体系化的解决方案。

  目前,已实现28个应用系统盘后全部业务任务的对接,形成了交易闭市后全局统一运营视图★■◆◆■■,融入应急预案场景与功能,实现可视化应急处置操控。自上线个交易日交易结算运营精准无误,主线%★■,为运营调优提供数据支撑(见图2)。

  全面数字化转型依托于数据化技术平台建设■◆★■◆。郑商所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。数字基础设施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◆■,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,也能够全面提升风险管控、产品体系研发、跨组织协同、业务创新等工作质效。只有真正的自主可控,才有可能深入挖掘潜能,实现可持续发展,打造出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★★■◆■■。

  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在数字化转型发展道路上,郑商所持续对标对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国家标准■★,对各能力子域进行水平评估和问题检查★★★■◆★,及时发现问题与改进点■★◆,继续深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域建设,促进数字化运营与其它能力域的深度融合,并探索数字化赋能业务的创新模式◆◆■。

  为确保■★◆“郑商所运营分析一体化数字平台★◆◆■■◆”能够按规划方向有形、有效■★◆◆、有序地开展,项目参与人员在前期规划阶段做了充足的数字化转型理论储备,开展了业务运营相关产品与技术试用及调研。围绕交易结算连续性保障这一中心任务■■◆◆■◆,识别干系部门■◆★★◆★,进行深入访谈,与一线业务人员共同挖掘业务操作痛点、痒点和难点,确定问题场景与主要矛盾,以提升核心运营过程安全运行和数字化水平为目标,尝试打造运营分析类行业最佳整体解决方案★★◆■■■。

  初心不改,服务不止■★★◆★★。展望未来,郑商所将以“建设技术领先的现代化衍生品枢纽★■■◆◆”为愿景,坚持科技引领,推进数智赋能,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增添新动能、培育新优势■★■,助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★◆◆★,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联系方式

电话:0351-7658126

传真:0351-7658133

邮箱:admin@antaiholding.com

地址:太原市平阳路126号